5月21日,在医学楼229会议室,纳米创新研究院举办工作进展报告暨研究生毕业论文预答辩大组会。化学与材料学院副院长、纳米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景海教授进行总结致辞,研究院部分青年教师和研二学生进行工作进展汇报,研三学生进行毕业论文预答辩汇报。
刘景海院长首先介绍了2022年研究院的学术成果、平台建设、人才团队、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情况,然后对2023年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梳理。表示2023年研究院的工作重点是科技成果创新和加强研究生培养,强调要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持续凝练研究方向,着力服务自治区五大任务,形成有自身特色和学术竞争力的科研团队。鼓励青年教师要勇于承担、敢于创新,做有新意、有深度的科研课题,勉励研究生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必要的大型仪器操作、实验数据分析和科研绘图技能。最后,刘院长表示要加强大型实验科研仪器的测试管理和开放共享工作,规范试剂使用和实验操作流程,并完善使用预约、测试记录、数据保存和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平稳高效运行。
随后,组会进行了4个主题报告和13个口头报告,由卢烨博士、海文峰博士、刘雨双博士和胡全丽博士主持。庄全副教授、王寅博士、海文峰博士和张莹莹博士的报告题目分别为《新型功能材料第一性原理研究》、《无机固相调控与电催化化学》、《功能性聚噻吩衍生物的合成及电化学生物/化学传感的研究》、《金属氧/硫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钠性能研究》,李相扬、杨道通、吕思琦和刘智菲的毕业论文预答辩题目分别为《典型二维和三维材料物性掺杂调控理论研究》、《过渡金属硒(氮)化物的制备与锂硫电池应用研究》、《磁性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磷酸化肽富集中的研究》、《氮化碳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氧化有机反应的应用》,苏旺、秦小茜、齐瑞雪、李青光、丁钦、贾铭勋、李东勇、陈志冉和陈福荣的报告题目分别为《稀土铬酸盐钙钛矿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其磁性和储能性能的研究》、《金属硒化物的制备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研究》、《磁性多酸基金属有机骨架的制备及其在磷酸化肽富集研究中的应用》、《镍钒/氮化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Minisci烷基化反应研究》、《铜的氧族化合物衍生物自支撑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性能的研究》、《基于有机催化剂的调控对锂硫电池的影响》、《高压下轻质元素(Be和B)硫化物的结构和物性理论研究及两电子还原(2e- ORR)反应的理论研究》、《多功能耦合PEDOT衍生物电极实现血清中标记物的检测》、《基于磁性马达材料与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联用的传染病病原检测技术研究》。
庄全副教授工作进展报告
王寅博士工作进展报告
海文峰博士工作进展报告
张莹莹博士工作进展报告
李相扬同学毕业论文预答辩
杨道通同学毕业论文预答辩
吕思琦同学毕业论文预答辩
刘智菲同学毕业论文预答辩
秦小茜同学工作进展汇报
齐瑞雪同学工作进展汇报
丁钦同学工作进展汇报
贾铭勋同学工作进展汇报
李东勇同学工作进展汇报
陈志冉同学工作进展汇报
陈福荣同学工作进展汇报
李青光同学工作进展汇报
苏旺同学工作进展汇报